自從辭掉工作之後,我不斷地旅行,在這一兩個月內去了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牙,上個禮拜又去了大陸(上海),前天才回到台灣。其實我11/28又要去京都,但是我不敢跟別人說,因為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台灣人其實不流行自助旅行,如果我說我去了這麼多國家,大家會覺得我不是很有錢,就是那種很西式外向的人,而與我產生距離感,但那會是一場誤會。另外,我感覺大家一定也會有這樣子的觀感,那就是我只想遊玩,不想工作。這點就沒錯了,我實際上真的不想工作,但在我們現在社會的價值觀下,這是種很不負責任的想法,所以我不敢告訴別人我去了哪裡旅行,現在又要去哪裡。
為自己的旅行解釋了這麼多,代表我其實還是挺在意別人的想法的,而只有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才會如此在意別人的想法。我應該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重點是,我最近去了很多地方,體驗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我打算未來這幾個月將我在旅行途中注意到的各種人事物,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因為我才剛從大陸回來,我想就先從大陸的書店寫起。
這次去上海,是我第一次去大陸。上海是大陸最繁華的都市,她可能沒辦法代表整個大陸,但我想她代表了大陸最進步前衛的一面。這次的旅行,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大陸和大陸人的是情,也讓我想要更加了解對岸的同胞;我發現我真的對大陸了解得很少。
而我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印象,有很多是正面的,也有一些是負面的,但總的來說,還是正面的。關於上海的種種,我想還是留到其他篇幅吧。在這裡想談論的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印象,那就是的上海書店賣的書的質量之高。
從自己的背景說起吧。我很喜歡書。比起很多人,我書看得其實不算特別多,也不算在某方面研究得特別深,但是我熱愛知識,我想這是受到我父母及伊斯蘭教的影響。在任何城市裡,我最喜歡的地方都是圖書館和當地的二手書店。每次到了圖書館或是書店,我總有一種微微興奮的感覺,好像我是個考古學家,挖掘著知識的拼圖片,不知道會有甚麼發現。
在台灣,我也很喜歡到書店去,但是台灣的書店卻不會帶給我興奮的感覺。我觀察到,台灣的書店走的不是氣質路線(誠品),就是實用路線(諾貝爾、金石堂等)。誠品展示出來的書大多是一些歐美或日本的小說、暢銷書,或是旅遊、設計或藝文方面的書,而諾貝爾之類的書店就是養生保健、瘦身美容、商業/職場、大眾化的心理/社會/經濟學的書甚麼的。
這些我都覺得很好,這些種類的書我也都會看,但是我通常都不會買。這些書的共通點是,他們都是比較時尚的東西。這些書大家都會看,也會討論,但都是暫時性的。如果仔細地去讀它們,你會發現裡面的思想(如果有的話)都是以前的書就談論過的。
我覺得這類流行性的書不值得買。我認為值得買的書,是真的能夠帶給你知識的。不是資訊,而是知識。包含著突破性思想的書,會讓你累積的資訊昇華成知識,而不只是單純地給你更多的資訊。這類書多半是較學術性或理論性的,或者是經典,那種比較古老的書。我在台灣的書店很少看到這樣的書,在美國的書店其實也很少,但是大學的圖書館就很多。
剛畢業的時候,我住意到這種情況,曾經想過,是不是出了學校,大家就不喜歡看這樣的書呢? 而這就是為甚麼這類的書比較沒有市場? 我感到失望,甚至開始計畫以後一定要住在一個大學城,好隨時去大學圖書館借我想看的書。但是當我第一次走進了大陸的書店(福州路上的大眾書局),我感到非常非常地興奮且充滿希望,因為放眼望去,我看到的書全部都是那種紮紮實實,真的能帶給人知識的那種書。我還在結帳櫃檯看到我現在正在讀的How to Read a Book的中文譯本。原來世界上還存在這這樣的書店! :D
當時,我真的很高興,但同時也感到矛盾。台灣和美國的民主社會雖然是一個很好的系統,但卻有很多副作用,例如閱讀物的膚淺化。畢竟大部分的人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東西。
開始翻閱這些書的同時,我還發現了一件事情: 大陸的書簡直是便宜到爆! 我想平均來講大約是台灣價格的三分之一或更少。很多書都是台幣100元以下。怎麼那麼不公平? 後面幾天,又陸續發現了好幾家以斤計價的書店。我的天阿? 書竟然可以這樣賣。福州路對我來說簡直是天堂。
可惜,我帶了一個很小的行李箱,而且因為有兩個旅遊的同伴,不敢花太多時間逛書店,所以沒買很多書。因為太便宜,基本上是看到甚麼有興趣又便宜的書就拿。下次去,一定要帶一個大一點的行李箱!
唯一的遺憾: 書都是簡體字的。雖然看得懂,但還是正體字看得順眼!
記錄一下我買的書:
歷史/哲學:
中國哲學史 (馮友蘭)
史記 (司馬遷)
多面中國人 (麥高溫/張程譯)
智利史 (約翰 L. 雷克特/郝名瑋譯)
菊與刀 (魯斯‧本尼迪克特)
藝妓的故事 (宮竹正)
沉思錄 (馬可‧奧勒留/何懷宏譯)
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
衣裝密語 (鄧啟耀)
行為與進化 (李難)
語言與心智 (B.B. 科列索夫/楊明天譯)
大學生讀甚麼 (李天英等)
小說類:
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天方夜譚 (中國致公出版社)
半生緣 (張愛玲)
伽利略的苦惱 (東野圭吾/袁斌譯)
散文類:
文明之旅 (余秋雨)
智者的憂思 (雷抒雁)
論文:
美的根源 (朱存明)
方言與俗語研究 (溫端政)
伊斯蘭相關:
伊斯蘭教小辭典 (金宜久)
伊斯蘭哲學 (沙宗平)
伊斯蘭教育與科學 (周國梨)
工具書:
德語語音 (沈立宏)
--------------------------------------
11/21 補充: 台灣與大陸書籍形式上,除了字體簡繁的不同之外,還有以下的不同:
1) 台灣的書大多是直式的,從右讀到左;大陸全部都是橫式的,從左讀到右。
2) 台灣的書在封面會做比較多花樣;大陸的書的設計比較簡單。
3) 台灣的書在封底會寫書的大意;大陸的書封底大多是空白的。
4) 台灣的書封面或作者簡介的地方喜歡放作者的照片;大陸的書上從沒看過。
5) 大陸的書會把從外語翻過來的書的作者的國籍寫在原作者的名字後面(書脊 & 封面);台灣的不會。
大致上是這樣。如果有想到甚麼再加上去。